為提升毒品個案對藥物使用風險的認知,強化戒癮動機,並協助復歸社會,金門地檢署響應台灣高檢署「施用毒品個案強化支持全人康復推進計畫」,規劃一系列課程,幫助毒品個案減少施用頻率,重建健康生活習慣,並採取有效的復發預防措施,昨天正式開辦第一堂課,金門地檢署表示,希望透過「全人康復計畫」幫助個案穩定回歸社會,降低再犯風險。
金門地檢署檢察長王柏敦表示,政府自2017年推動「新世代反毒策略」以來,歷經多年努力,施用毒品人口數持續下降,查緝成效顯著;如今進入第三期(2025至2028年),除了持續強化查緝與預防教育,政府也更加關注毒品施用者的復歸機制,希望透過「全人康復計畫」幫助個案穩定回歸社會,降低再犯風險。
他進一步指出,許多毒品施用者在戒癮過程中,最難克服的挑戰之一就是「毒友」的誘惑。部分個案雖曾短暫戒斷,但因無法擺脫過去的社交圈,最終仍舊復發。王柏敦勉勵參與課程的個案要勇敢拒絕毒品的束縛,珍惜改變的機會,並運用課程所學,為自己創造新生。
此次課程特別邀請台北地檢署臨床心理師龔書槿擔任講師,以「成癮的機轉與自我探索」為主題,為計畫揭開序幕。龔書槿表示,毒品成癮並非單純的意志力問題,而是與大腦運作機制、心理狀態及社會環境息息相關。課程中,她以科學角度解析成癮機轉,讓個案理解自身對藥物依賴的原因,進而探索可能的戒斷方式。
此外,她也鼓勵個案建立支持系統,透過信任的親友或專業輔導機構,在毒癮發作時尋求協助,而非單獨承受痛苦。她透過故事案例,強調運用合理資源對戒癮的重要性,並期許個案專注當下,提升對毒品危害的自我覺察力,進一步建立長期戒癮的動機。
戒癮之路漫長且充滿挑戰,金門地檢署期盼透過系列課程,讓個案從戒癮開始,重啟身心健康,並最終達到全人康復的目標,該署也將持續優化緩起訴處遇措施,減少施用毒品者的再犯機率,打造更完善的復歸支持網絡,幫助更多個案回歸社會、展開新生活。
金門地檢署昨開辦「全人康復推進計畫」的第一堂課,金門地檢署檢察長王柏敦致詞時表示,希望透過「全人康復計畫」幫助個案穩定回歸社會,降低再犯風險。圖/金門地檢署提供